瑜伽師地論

  • 書籍編號 :1173
  • 作者 : 王海林釋譯
  • 出版社 : 佛光文化
  • 出版日期 : 1998-02-01
  • ISBN : 957-543-725-X
  • 頁數 :639
  • 裝訂 :平裝
  • 定價 :200.00
  • 悅讀價 :200.00

內文簡介


 

─內容簡介─

 

《瑜伽師地論》,是佛典中最重要的論著之一。它以新的阿賴耶本體論及唯識學為基礎,融通大、小乘義理的精華,建構了恢宏的境、行、果相應的理論架構,對三乘的階次境界十七地進行了精微的論述。

 

本論一直深受佛教界和歷代學者的重視,它的意義有以下三點:

 

(一)是對瑜伽行派的宗教實踐和學術活動作全面的總結,從此標誌瑜伽學派的真正成立。(二)總賅三乘,圓融各宗,造就了瑜伽行派博大兼容的的特色。(三)代表著新興的佛學思潮,即唯識學的誕生,並且奠定了唯識學的理論基礎,被奉為唯識法相眾學之源。 

《瑜伽師地論》,是佛典中最重要的論著之一。它以新的阿賴耶本體論及唯識學為基礎,融通大、小義理的精華,建構了恢宏的境、行,果相應的理論架構,對三乘的階次境界十七地進行了精微的論述。

本論一直深受佛教界和歷代學者的重視,它的意義有以下三點:

是對瑜伽行派的宗教實踐和學術活動作全面的總結,從此標誌瑜伽學派的真正成立。總該三乘,圓融各宗,造就了瑜伽行派博大相容的特色。代表著新興的佛學思潮,即唯識學的誕生,並且奠定了唯識學理論基礎,被奉為唯識法相眾學之源。

《瑜伽師地論》係瑜伽行派之基本論書,亦為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更是研究小乘與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寶庫。

 

 

 

 

─目錄─

 

題解

經典

1本地分

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意地第二之一

意地第二之二

意地第二之三

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三摩呬多地第六

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

聞所成地第十

思所成地第十一

修所成地第十二

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種性地品第一

  初瑜伽處趣入地品第二

  初瑜伽處出離地品第三

獨覺地第十四

菩薩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處種性品第一

  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

有餘依地第十六

無餘依地第十七

2攝決擇分

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3攝事分

契經事行擇攝

本母事序辯攝

源流

解說

附錄

1瑜伽師地論新譯序

2瑜伽師地論敘‧緒言

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後記

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綴言

參考書目

 

 

 

─釋譯者簡介─

 

王海林  湖北漢陽人,生於1942年,1964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政法、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報副主編。發表的主要論文有《正在形成中的人與勞動》、《新傳奇的形成與創作》、《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不平衡規律新探》、《物理場與藝術場》等;出版的專著有《中國武俠小說史略》、《佛教美學》、《三千大千世界 ── 關於佛教宇宙論的對話》等,任《中國武俠小說大辭典》副主編。於1993年不幸病逝。

 

作者簡介

王海林,湖北漢陽人,生於一九四二年,一九六四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政法、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副主編。發表的主要論文有〈正在形成中的人與勞動〉、〈新傳奇的形成與創作〉、〈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不平衡規律新探〉、〈物理場與藝術場〉等;出版的專著有《中國武俠小說史略》、《佛教美學》、《三千大千世界――關於佛教宇宙論的對話》等, 任《中國武俠小說大辭典》副主編。於一九九三年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