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簡介
《那先比丘經》,又叫《彌蘭陀王問經》。該經主要記載部派佛教後期──西元前二世紀中葉傳說中的佛教大師那先與統治北印度的希臘王彌蘭陀說經論道之事。該經實際上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與希臘文明的初次對話。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歷史典籍。
從其宗教價值來看,《那先比丘經》主要是透過文字的對話形式,形象、生動地闡述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並通過當時雄健明智的希臘王彌蘭陀的折伏,顯示了佛教濟度世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本經在佛教思想史上,介乎於小乘思想進向大乘思想的過渡時期,故在學術上有其特有之價值。
作者簡介
吳根友,安徽樅陽縣人,一九六三年生。於一九九二年七月獲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職稱講師。
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合著)、《四書五經點注》、《三言點注》。
主要論文有:〈老莊生命哲學論略〉、〈試論牡丹亭在明清文化中的定位〉、〈一個道德批判的早產兒〉、〈易經──中國歷史哲學之濫觴〉、〈試論明清之際「求真」與「崇公」價值觀念對近世中國的影響〉等十幾篇論文。
現主要從事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宗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