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的佛教

內文簡介

在日本江戶時代寺檀制度下,因中國黃檗宗傳入及出版文化影響,日本近世佛教產生富活力之轉變,一新眾人觀感。

末木文美士為日本知名佛教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學,以及以佛教為核心的日本思想史。主要著作包括《平安初期仏教思想の研究:安然の思想形成を中心として》(春秋社,1995)及《鎌倉仏教形成論:思想史の立場から》(法藏館,1998),近年來則將研究視野擴展至日本近現代的佛教思想。

本書出自日本知名人文領域專門出版社吉川弘文館「歷史文化Library」系列,以深入淺出的概說方式,向一般民眾介绍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書以日本近世佛教為主題,副標題「開展新視界的思想與文化」,徹底顛覆既有對江戶時代佛教的認識。

一般認為江戶時代的日本佛教,在幕府的支配下不斷墮落,思想上沒有任何發展,全然被同時期的儒教、國學等思想體系取代。然而,作者在本書中透過各種資料說明,在江戶時代寺檀制度下,佛教雖然受到管理,卻因為中國傳入的黃檗宗以及出版文化的蓬勃發展,而產生富有活力的轉變。作者透過從中世到近世的宗教思想演變,描繪出不同以往認識的近世佛教樣貌。


目錄

總序/萬金川 4

叢刊緣起 8

《近世的佛教》中譯序/末木文美士 12

壹、重新檢討近世佛教||緒論

一、近世佛教是墮落佛教? 22

辻善之助的墮落佛教論/近世是儒教的時代?

二、邁向新的近世佛教像 30

柳宗悅與中村元的近世佛教評價/典範轉移

三、中世佛教觀的轉換 36

顯密體制論及其後/「顯」與「冥」的多重

貳、從中世到近世

一、中世佛教的展開 46

兼學兼修的時代/戰國期的佛教

二、信長、秀吉與佛教 54

信長的佛教鎮壓與安土宗論/秀吉的宗教政策

三、德川幕府的宗教政策 62

幕府的宗教統制政策/近世寺院的功能

四、天海與家康信仰 71

天海與寬永寺/家康的神格化

五、儒教與佛教 79

近世儒教的形成/羅山與貞德的儒佛論爭/對神道的回應

參、開放的近世

一、吉利支丹(基督教)的時代 90

與基督教的相遇/吉利支丹(基督教)的擴張及禁令/鎖國體制

二、基督教與佛教的論爭 98

巴鼻庵的《妙貞問答》/基督教批判的諸相

三、黃檗宗的傳入 107

明末佛教的隆盛/隱元赴日/隱元的教說

四、坎普費爾、西博德與日本的宗教 115

坎普費爾的日本宗教觀/西博德《日本》的宗教記述/

西博德弟子們的研究

肆、思想與實踐

一、大藏經的出版 124

從寫本到版本/鐵眼版開版/了翁普及鐵眼版/出版文化所帶來的影響

二、教學的革新 132

文獻主義的興盛/靈空的本覺思想批判

三、戒律的復興 141

具足戒與大乘戒/戒律復興運動與安樂律騷動/普寂及慈雲的情況

四、批判性研究 149

鳳潭的華嚴研究/普寂對鳳潭的批判/富永仲基的大乘非佛說論

五、世俗的倫理 158

鈴木正三的職分佛行說/盤珪、白隱、慈雲/佛教世俗化的問題點

六、與諸教的交涉 167

排佛論的動向/新井白石的《鬼神論》/佛教界的三教一致論

與《舊事本紀大成經》

伍、信仰的擴展

一、畸人與佛教 178

畸人與僧侶/賣茶翁高遊外/良寬的漢詩

二、女性與佛教 186

佛教中的女性/祖心尼/橘染子

三、民眾的信仰 195

多樣的庶民信仰/地下信仰與新宗教

四、真宗的信仰 204

真宗的特殊性/肉食妻帶論/三業惑亂的論爭/妙好人的信仰 207

五、信仰與造像 212

圓空與木喰/佛教繪畫的自由表現/《佛像圖彙》與吉美的佛像收集

陸、從近世到近代||終章

一、從佛教到神道 222

近世思想的變遷/平田篤胤的生死觀

二、近代佛教的形成 229

明治初期的神佛關係/島地默雷與信仰自由/近代佛教的多重性

三、重新審視近世 237

近世的定位/從「顯」與「冥」來看思想史236

後記(日文版) 247

參考文獻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