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簡介
讀體見月大師(公元一六〇一─一六七九年),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二祖,雲南楚雄人,俗姓許。
嘗為道士三載,因讀《華嚴經》,閱至〈世主妙嚴品〉,翻然省悟,遂依寶洪山亮如法師出家。法名讀體,後改見月。慕三昧寂光律師,從其受具足戒,並紹寶華山隆昌寺法席,遵律施行,寺規重肅。
明清之際,戒法淪喪,網紀蕩然,師力挽狂瀾,以身示範,頹墮之風,卒為所革。康熙十八年示寂,世壽七十八。著有《毘尼止持會 集》、《毘尼作持續釋》、《傳戒正範》、《大乘玄義》、《沙彌尼律儀要略》、《一夢漫言》等。前二部著作,於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依福聚之奏入藏。
─目錄─
一、童年像一首憂傷的歌
二、不及林間自在啼
三、梅園裡的道長
四、斬斷萬根煩惱絲
五、踏上漫漫求戒路
六、煙雨樓臺金陵夢
七、清涼佛國的暮鼓晨鐘
八、海潮音中聞獅子吼
九、大報恩寺初露鋒芒
十、春風又綠寶華山
十一、敲響千年古剎的鐘聲
十二、千華臺上再來人
十三、重撥南山祖師燈
十四、山野裡飛來的橫禍
十五、刀光劍影裡的修行人
十六、有緣即住無緣去
十七、永為法海作堤防
十八、為釋子建一處莊嚴道場
十九、一輪圓月耀天心
【附錄◆讀體見月大師年譜】
作者簡介
溫金玉,一九六一年生。哲學碩士。
現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發表〈佛陀制戒本懷與佛法未來〉等論文五十餘篇,著有《四分律譯注》、《惠能評傳》、《禪宗三百問》、《觀音菩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