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 :4301a
作者 : 方倫
出版社 : 佛光文化
出版日期 : 2005-10-20
ISBN : 957-457-179-3
頁數 :470
裝訂 :平裝 / 重量(g) :255000公克
定價 :200.00
本書折扣:9折,優惠價為:180
現代人注重生活品質的提升,並且培養能力和勇氣去面對眼前不斷的挑戰與困境。但是該如何做才能使自我功能更健全,不讓生活壓力左右我們的情緒?如何才能不失控,提高生涯規劃的實現度?唯識學是佛教瑜伽師在禪觀中發現有關人類微細的心理活動,但文字的敘述卻侷限於古代的文化、生活,而與現今社會產生距離,如果不能以實用的語言文字,將其闡釋出來,便會降低它對生活的啟發性。因此,作者方倫先生於《唯識三頌講記》中,以現代文字與格式加以說明:一、〈八識規矩頌講記〉: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非外在的真實存在,而是識所變現出來的;二、〈唯識二十頌講記〉:破斥外境實有的思想,以明唯識無境之理;三、〈唯識三十頌講記〉:前二十五頌,使我們明瞭世間萬法皆是依因緣而起;唯有證得圓成實的真理,始能轉識成智。最後五頌,則強調若無實踐,一切理論將淪為空談。
─目次─
卷一八識規矩頌講記
甲頌題大意
乙造頌人略歷
丙頌文講解
第二章頌第六識及轉智
第三章頌第七識及轉智
第四章頌第八識及轉智
附表一八識法相
附表二八識總表
卷二唯識二十頌講記
一、頌題與作者
二、頌文
第一頌 若有心無境四事皆不成難
第二頌 舉喻答難證明四義皆成
第三頌 舉地獄喻總答上四難
第四頌 以天上傍生作對照證明獄卒是識現
第五頌 破有部說業變及外在大種所生
第六頌 破經部所執熏習餘處有果法生
第七頌 答外人舉佛說十二處證明外境實有難
第八頌 揭佛說色等十虛的密意
第九頌 解釋佛說十二虛的利益
第十頌 破各學派執實有極微
第十一頌 說明極微不成的理由
第十二頌 破毘婆娑師的謬見
第十三頌 說極微有無方分皆有過失
第十四頌 辨明執外境為一的不對
第十五頌 解釋現覺證境的渺茫
第十六頌 說明憶念並非實境末醒不知是夢
第十七頌 說明增上仍由識決定及夢作不受果的理由
第十八頌 解答若無外境應無殺罪的詰難
第十九頌 舉仙忿故事證明意罰為大罪
第二十頌 斥他心智不真實
結 頌 總結上說自謙讚佛
卷三唯識三十頌講記
一略說頌題及譯者
二頌文
第一頌 種種我法皆三類能變識所變起
第二頌 三能變識及賴耶別名
第三頌 第八識的三不可知五心所及受
第四頌 續析第八識的性質及棄捨位
第五頌 末那識的體性和行相
第六頌 與末那相應的四煩惱及心所
第七頌 末那識的攝屬及其伏斷
第八頌 六種第三能變識的性質
第九頌 總明六識相應心所
第十頌 遍行及別境心所
第十一頌 十一善心所
第十二頌 根本煩惱及六種隨煩惱
第十三頌 十種隨煩惱
第十四頌 四種隨煩惱及不定心所
第十五頌 前五識依根本隨緣生起
第十六頌 意識的活動與斷絕
第十七頌 我法皆空唯識所現
第十八頌 唯識無境亦能轉變分別
第十九頌 生死輪迴由於內因
第二十頌 遍計所執性的性質
第二十一頌 依他與圓成的關係
第二十二頌 圓成與依他互見亦如無常等性
第二十三頌 佛密意立三無性
第二十四頌 指出三種無性
第二十五頌 明唯識性
第二十六頌 資糧位
第二十七頌 加行位
第二十八頌 通達位
第二十九頌 修習位
第三○頌 究竟位
07-6561921 轉6664 ~ 6666
07-6563605
Email : fgce@ecp.fgs.org.tw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 2024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統編:96958655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516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