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 :5866
作者 : 程恭讓 等合著
出版社 : 佛光文化
出版日期 : 2020-12-01
ISBN : 9789574575336
頁數 :473
裝訂 :平裝 / 重量(g) :800000公克
定價 :200.00
本書折扣:9折,優惠價為:180
「要看一個國家的發展,首先要看他的青年。」今天的青年,明天的希望。1949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帶領僧伽救護隊來台,在教學、撰稿、弘法之餘,大師對於青年的關注和接引始終戮力不懈;也由於重視、培養青年人才,讓人間佛教的發展得以充滿熱情與生命力。
從2013年起,在南京大學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的帶動之下,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再次關注人間佛教的發展及影響,使人間佛教的思想再次掀起一股研究熱潮。近年來,人間佛教研究院陸續舉辦「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座談會」、「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星雲大師的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等論文發表會。在許多研究有成的學者專家當中,不乏一批有思想見解的青年學者共同參與研究人間佛教。
因此,為鼓勵、培養青年學子研究人間佛教,推進佛教學術的發展,本山繼收集大陸碩博士論文,於2019年出版「2017人間佛教青年寫作論文集」,共收集十三位青年學者,分別從哲學、史學、文學、文獻學、語言學、文化學、比較宗教學等多種研究方法,來探討人間佛教的思想。
我們特別收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及程恭讓教授〈佛不是喪,佛是慈悲、智慧和精進〉,讓讀者了解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本懷。也希望透過這些青年碩博士對人間佛教發展的研究,也能提供給舊雨新知對人間佛教的有所了解,也希望借此拋磚引玉,帶動更多研究佛教的學者,一起來關心人間佛教的發展及其對現當代佛教巨大的影響。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也希望各界朋友對於此青年碩博士研究人間佛教,給與批評指教以及鼓勵、愛護,讓人間佛教的學術研究因為這批生力軍的加入,在人間佛教的發展上,注入一股欣欣向榮的活水源頭。
編 輯 序
總 序︱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星雲大師
專題講演︱ 佛不是喪,佛是慈悲、智慧和精進/程恭讓
002 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馬俊
044 佛說的、人要的、進化的、現實的——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探微/顏峻
092 真俗相即——由《大乘起信論》論人間佛教之圓融性/周南飛
116 星雲大師佛學思想對社會與大眾的影響——從宗教心理學視角/吳小麗
162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及其特徵——以《人間佛教的戒定慧》為中心的考察/盧涵
200 星雲大師「文字般若」的哲理性與文學性——以《往事百語》為中心/白艷波
244 星雲大師文學觀研究/劉强强
276 星雲大師白話佛典推廣研究/黃凱
306 唐代士人趨入寺院緣由考探/王盧笛
336 從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環保思想反思當代佛教之放生實踐/王春
362 星雲大師的環保思想與菩薩精神/李博洋
396 從韓弁智造佛像看一佛二菩薩造像流傳背後的佛教「人間性」/浦昕怡
440 民俗學視角下的觀察:人間佛教的民間向度——以星雲大師對佛教民俗化的回應為中心/樂晶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總序 /星雲大師
對於人間佛教,從發展到現在,我們先說一些對人間佛教不了解的人,他們對人間佛教提出的一些疑議,試列舉如下:
1.人間佛教是庸俗的、世俗的,是人乘的,沒有到達最高成佛的境界。
2.人間佛教都是重視世俗的活動,而這許多活動與學佛沒有什麼關係。
3.人間佛教沒有修行,頂多是個人的做人處世,這與學佛的超越、增上、成佛作祖等可能扯不上關係。
4.人間佛教是在家的,對於出家眾的叢林生活、對於苦修悟道,沒有神聖性。
5.人間佛教傳承內容是什麼呢?沒有感到哪個人修行上有成就。由於大家不知道,所以不容易推動。
6.人間佛教的宣傳不夠,還沒有人整理出它的層次,都只是喊口號,只有片段的、片面的,沒有組織,不能讓人全然了解。
7.人間佛教沒有普遍化,沒有進入到佛教正統的核心,沒有眾擎易舉,如果只講哪一家說法、哪一家倡導,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
8.人間佛教沒有解脫道,沒有證悟的境界,傳統的佛教不容易接受。
以上是關於人間佛教的問題,另外還包括傳統與現代、在家與出家、山林與社會、原始與近代、修持與行事等這許多問題,也沒有普遍讓人了解,因此,對人間佛教的普及就需要再加強。
曾經,佛教退守到出世的清修,失去了佛教入世的精神;佛教退守到山林的遁世,失去了佛教對信眾的服務;佛教退守到玄妙的空談,失去了對佛化事業的實踐;佛教退守到消極的講說,失去了佛教積極奮鬥的真義。現在,我希望把人間佛教真正的原意還復回來。下列二十則,為我個人在人間佛教內容意義上,有些需要再請教各位的:
1.我們的人間佛教,要把自我提升,肯定自我,我有如來智慧德相,承認「我是佛」。這種對自我的提升,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不是把自己付予神權來控制,而是自己所有一切由自己來承擔。好比《雜阿含經》講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我們對人間佛教的信仰。
2.人間佛教的精神,是要我們把別人融入到自我之中,彼此不對立,人與人不是兩個,所有的眾生都有一體的關係,覺得這個世界一切都與我有關連。我們認為佛陀證悟的緣起中道,就是人間佛教的真理,我們把它傳承下來,就是人間佛教的信仰。
3.信仰是複雜性的、多元的,但是人間佛教在意義上,能統一這許多複雜性,因為我們的佛性能源,一切都可以成就;儘管信仰的層次不同、種類多元,但人間佛教會圓滿一切宗教的說法。這是人間佛教的包容,也是可以做全人類的信仰。
4.人間佛教的信仰認為生命是永恆的,不會死亡的,所謂信者得救,但不信也不會滅亡。等於時辰鐘,它是圓形的不是直線的;直線的,是從生到死就沒有了,時辰鐘是圓形的,十二之後還是照常從一開始,永遠流轉。也等於季節有春夏秋冬,物質有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身體有老病死生。因為死了會生,所以就有未來,就有希望。
因此我認為,人間佛教對於輪迴的看法是無限的未來。今後人間佛教不說「六道輪迴」,在形象上,聖凡不要那麼有界限的分開,既然人人是佛,何必要分那麼多種類,我們稱為「十法界流轉」。這就是人間佛教的主張。
5.人人有佛性,這是沒有錯的。好比一顆種子遇緣可以生長,發展佛性可以成佛。但如果它沒有能量發展佛性,成為「蹩種」,那也無可奈何,等於經典裡說闡提不能成佛。世間自然進化、適者生存,對於所謂「焦芽敗種」,我們也不能不否認會有自然淘汰的少數。蹩種,沒有生命基因了,沒有生命的業力了,它已經消失,這也沒有辦法。一般的常情,生命是永恆的,但不是說沒有例外。在時間上的生命,是無限的,是不死的;在進化論裡的生命,優勝劣敗,則是很正常的。
6.人人都有佛性,但信仰是有不同分別的。如:信仰的昇華、信仰的超越、信仰的提升、信仰的擴大。不錯,信仰是神聖的,但信仰還是有高低層次的。因此,每一個人信仰超越的情況,要看你信仰的能量如何。等於一支麥克風,要看它的音感性能決定價值的不同。你的信仰能量不足,就不能超越,這也是自然的現象。
7.我們相信人類可以更高、更好、更大,是可以超越一般現實的,那個名稱叫羅漢、叫菩薩、叫佛祖,都是不一定的,這都是假名。但人性是廣博的,生命是無限的,信仰是有層次的,人間佛教認為,信仰可以決定人生未來的一切去向,可以到達不生不死的永恆境界。
8.人類社會是複雜的,每一個人是個體的,但也是緣生的,沒有離開眾緣而能存在的東西,這個宇宙之間都是彼此相互依存。但是,凡聖境界不同,凡夫還是有人我分別的。
人世間不會有世界和平,世界和平只是一個理想,就如佛與魔,佛的世界與魔的世界,永遠都是分開的;所以,解脫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外相的世界不會和平,但自我的世界會和平,等於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是不會空的,但地藏菩薩的願力廣大,他心裡的地獄是會空的,他是會成佛的。
9.在我們認為,生命是個體的,但是這許多個體也是統一的,也是有關連的。所以,在人間佛教的信仰裡,沒有時空的對立,也沒有生死的憂慮。我們所求得的,在消極上說,沒有恐怖,沒有顛倒,沒有沉淪,不會破碎;在積極上,生命可以更幸福、更安寧、更平靜、更自在、更解脫。到最後,人間佛教的人生、生命都是在歡喜裡,都在無限的時空裡,都在無限的關係成就裡。但這一切,都要在人間佛教的信仰裡才能獲得。
10.人間佛教不一定要去成佛,佛陀都已說過人人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覺悟」,覺悟自己可以調和自己與一切世界,自己能統攝自己和一切世間。所謂「法界圓融」,人間佛教認為,人間一切都是我的,一切也都是無我的,我與法界是可以融和的,也就是說,我與十法界眾生都是同體平等的。
11.人間佛教的信仰是單純的,是專一的,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存在;是自我在生命裡、在思想裡,會求得一個圓融、求得一個永恆、求得一個覺悟,求得煩惱的解脫,淨化自己。讓自己在所有的眾生中,好像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言:「要跳得更高,拋得更遠,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12.人間佛教的努力要達到「心無罣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的境界,我們認為,通過人間的道德、所有的善事、人格的慈悲等等善法,可以讓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沒有煩惱,不懼生死,沒有憂悲苦惱,一切都隨著信仰和自然發展。這一個更高的境界,永遠屬於自己,不需要神明來賞賜,都是要靠自我完成。
是今生,是來世,甚至對隔陰之迷、對生死迷思、對人我的解脫缺乏信心等,這些都不會發生,悟道之後,一切都能明白。而我們也認為,悟道之後,就是認識本來面目(自我真如佛性),那就是人間佛教的神聖性。至於過去講三大阿僧祇劫、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等等,如能證悟般若緣起,就會了解那都是方便說法,我的世界、我的自由解脫,佛力可以加持,但一切會自我解決。
13.人間佛教是「我跟人都可以統合起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與時間都是無限的,我與空間都是無邊的,我與無量眾生都是共生的。
14.生命在輪迴裡就解脫了,沒有所謂輪迴的問題。有輪迴,但不是說輪迴內就是苦,輪迴外就是樂。因為輪迴也是在世界空間裡,可以昇華,可以遠離。但是那個世界究竟在哪裡呢?還是在輪迴裡面。輪迴在哪裡?虛空之中。所謂「法界圓融」,到處都有,到處都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勉強的說,可以用「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來表示,那可以說就是人間佛教的世界。
15.生命到了覺悟了以後,他有般若智慧會處理自己。人到了開悟以後,對於自己,等於旅行在這個世間,他的能量是廣大無邊的。人到了覺悟以後,明白好壞、是非、善惡、對待,都覺得這些沒有什麼了不起,五欲六塵都不放在心上,這不就是人間佛教的解脫嗎?
16.信仰的價值,就是自我的擴大,自我的昇華,自我的解脫,自我的圓融,我想,那就是人間佛教最後的目標,都要自我去完成。「做自己的貴人」,這就是佛陀。
17.不但是人間佛教,任何宗教真理,都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世間一半是佛的世界,一半是魔的世界,好比有句話說:「生命都是要靠殘殺才能生存。」所以自古以來,人類的刀兵劫難、弱肉強食,這種循環是會存在的,就像老虎、獅子沒有弱小動物為食物,牠也不能生存;但這不是我們個人的能量能去解決的。各自的業力,要各自去解決,就是佛陀,他能自我解脫,教導你解脫的方法,但他不能幫你解脫。所以,所謂「上帝審判」這句話是有待研究的,他在哪裡審判呢?在佛教裡,眾生一切都是自我審判,不由外力,都是業力招感,只有靠自己解決。
18.眾中,能自我清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修集會的意義是:「在行儀上相互尊重,在思想裡共同圓通,在經濟上相互均衡,在社會裡和諧共有,在語言上讚美無諍,在心意上享受禪悅法喜。」佛陀當初組織教團共修,以「六和敬」為基礎,也是我們現在人間佛教的主張。
19.人間佛教對信仰的看法,是自我肯定,不管別人怎麼分別,自己的信仰都是至高無上的。在信仰的真義上,是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分別,不過,我們都是學生;我讀幼稚園,不是沒有出息,我也很偉大,你的階段是讀博士,是你在讀博士,跟我讀幼稚園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各自學習。在信仰裡面,你有你的偉大,我有我的偉大。
20.生命永恆、生命不死,這就是真如佛性,就是神聖性,就是人間佛教。人有志於超越、擴大,信仰的淨化、昇華就是神聖性,有超越的能量,這就是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馬俊
中文摘要:
「行佛」論是星雲大師修行觀的核心觀點和重要內容。「行佛」思想的形成經歷了萌芽、發展和提煉三個階段,是星雲大師關於人間佛教事業的重要理論總結。「行佛」強調行佛所行、實行佛事,揭櫫了實踐、入世、自覺、普濟的人間佛教要義,折射了星雲大師思想的整體傾向和當代人間佛教的精神主旨,是當代人間佛教運動中關於修行和解脫理論的全新表述。從整個佛教思想史來看,「行佛」思想是循著佛教中國化、禪宗生活化以及現代佛教世俗化的內在線索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對傳統佛教修行觀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化語境中,如何實現神聖與世俗的平衡和融合,如何推進古老的佛教在修行實踐上與現代世界更為緊密地契合,星雲大師的「行佛」思想提供了典範性的解決方案。從全球宗教世俗化運動的大背景來看,「行佛」思想是現代宗教世俗化浪潮在中國佛教的理論共振,為世界宗教修行實踐的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模式」。從這些意義上來說,「行佛」論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在現代佛教史中,有幾個坐標具有意味深長的意義,那就是太虛大師、印順法師和星雲大師三位大德,這三個坐標大致描畫了現代中國佛教的主流──人間佛教。三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且不可取代。從思想史來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總體上延續了太虛的「人生佛教」思想,但又針對現時代的特點作了相當大的改變和發展。近年來,關於星雲大師的研究不斷湧現,為我們了解星雲大師的生平、思想和事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然而,雖然相關研究已經連篇累牘,仍然存在一些視覺盲點,星雲大師的「行佛」論就是其中之一。
在星雲大師豐富的著述中,可以看到大量關於「行佛」的論述。例如,在《佛光菜根譚》中,他說道:「行佛是無量、無邊、無盡的財富。」在1999年出版的佛光教科書《佛光教科書11‧佛光學‧佛光人間事》中,大師藉與曹仲植先生的往事,表達了「信佛不如行佛」的觀點。在2000年的《人間福報》中,大師談道:「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開發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2004年在〈生活的層次〉一文中又指出「拜佛不如行佛」。可見在大師眼中,行佛是高於求佛、信佛、念佛、拜佛的,僅次於作佛。
2008年,大師在〈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一文中談道:「人間佛教倡導的是行佛,而不只是信佛拜佛,重點在於『行』字!不行佛,怎麼能成佛?我們要行佛的慈悲,使自己具有佛的智慧,與佛一樣,能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乃至能廣行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具備無我的風度,待人寬宏大量……能行佛之所行,如此信佛學佛,才能有所受用。」大師指出,「行佛」與「作佛」是緊密連繫在一起的,只有「行佛所行」才是作佛的根本途徑。大師重視「行佛」、強調「行佛」、呼籲「行佛」,其對「行佛」之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大師為何如此重視「行佛」?到底什麼是「行佛」?
所謂「行佛」,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就是行佛所行、實行佛事,星雲大師談論「行佛」正是從這個意義開始的。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行佛」論,最初是針對一般信徒僅停留在「信佛」、「拜佛」、「求佛」的層次而提出來的。在一次名為「信佛的層次」的講演中,星雲大師談道:
學佛如果沒有實踐,則「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因此學佛之後,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捨,要行四攝法,要有六度萬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夠如佛所說的去實踐,到了最後即「我是佛」,這就是學佛的最高層次。
佛教講「解行並重」、「福慧雙修」,都是說明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鑽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唯有透過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裡的養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在這裡,星雲大師將傳統的修行法門如四攝六度等,都劃入了行佛的範圍,並強調只有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地「行佛所行」,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真正根植人間。
很多時候,星雲大師甚至更為強調「行佛」所帶來的社會效益,而不是個人的「作佛」。例如他說:「鼓舞大眾『行佛』,只要我們每天用功修行辦道,用慈悲、德行來改善社會、淨化風氣,這就是佛的世界,這就是佛的淨土,這就是人間佛教。」可見,「行佛」的重點落在一個「行」字上,其目的既指向個人的「作佛」,亦指向眾生的「人間淨土」,並且相對而言後者更為重要。因此,「行佛」的基本含義就是將修行實踐落實為利世益人的行動。
雖然「行佛」思想的主旨極其簡單明了,但在長期的發展中,星雲大師概賦予了其豐富的內涵。這是因為在大師眼裡,「行佛」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念,在某種程度上幾乎等同於「修行」。他曾列舉了各種各樣的「行佛」,如:
慈悲喜捨是行佛,救苦救難是行佛,奉獻服務是行佛,義行仁道是行佛,端正身心是行佛,生活密行是行佛,尊重包容是行佛,與人為善是行佛,慚愧感恩是行佛,吃虧委屈是行佛,忍耐接受是行佛,四不壞信是行佛,與時俱進是行佛,胸懷法界是行佛,同體共生是行佛,佛化人間是行佛。
可以看出,大師在這裡列舉的「行佛」類別,已經大大超出了傳統僧伽修行實踐的範圍,尤其是那種面向他者、面向社會的傾向引人注意,而這正是大師人間佛教修行觀的題中之義。他曾說:「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裡去苦思冥想,也不一定要眼觀鼻、鼻觀心地自我獨行,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誦經、持咒、念佛、參禪。如果天天誦經拜佛,卻是滿心的貪瞋愚痴、自私執著,不如法的修行,如何會有如法的結果!」星雲大師認為傳統僧人大多只知吃齋念佛,需要依靠大眾的供養,實際上成了社會的負擔,因此僧人在舊社會的地位很低。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重新看待佛教的修行。
在星雲大師,修行的歸宿不在彼岸,而在人心、在人間,此處就是彼岸世界,人間佛教的事業就是現代僧眾最重要的修行。佛光山的僧人各自專注於自己的職責,有的負責行政工作,有的負責翻譯,有的負責講課,有的負責組織活動,這些工作皆圍繞著同一個目的,即人間佛教的事業。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修行悟道,就是佛光人的宗教生活方式,廣義上來講都是修行,這與禪宗所說的「運水劈柴,無非妙道」的理念顯然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今的佛光山通過公益慈善、醫療服務、教育產業、文化出版、知識傳播等形式來哺育信徒和社會大眾,在一定程度上轉變成了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生產部門」,而不僅僅只是消耗社會財富。這樣一種轉變,正是「行佛」思想的體現。
基於這種修行觀,佛光山僧團在修行實踐上也有許多與傳統寺院不同之處。雖然佛光僧人也秉持早課、參禪、打坐、燒香禮佛等細行,卻又不局限於此,而顯得更為多元,納入了諸多傳統寺院所沒有的內容,如文藝活動、學術研究、公益慈善等,這些都成了修行辦道的資糧。星雲大師多次講到,佛教旨在普度眾生,普度眾生首先要順應眾生的需要與根機,不喜歡念佛可以禪坐,不習慣禪坐可以來吃素,不習慣吃素還可以談禪論道,還可以聽音樂唱佛教歌曲,乃至不信佛都沒關係,你也可以來一起做善事,「隨你適合哪一種法門」。
事實上,佛光山在人間佛教的實踐層面圍繞「行佛」,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現代色彩的理念,如「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等,這些理念的提出與推廣,皆可視為「行佛」思想的具體化。
所謂「三好」,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三好」乍一看不像佛法,實則三者分別涉及佛門常講的身、口、意的修行,身體「做好事」,口頭「說好話」,心裡「存好念」,落實到現實行為之中,就是佛法的體現。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最終目的是「做好人」。人生就是道場,活著就是修行。人把內心修成什麼樣,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所謂「四給」,就是「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以及「給人方便」。佛家講「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慈」指給予眾生無量利樂;「悲」指為眾生去除苦惱;「喜」指饒益眾生使之歡喜;「捨」指布施財、法、無畏三寶予人。這四者就是佛心的四種特質,佛光山則用更為通俗的語言將這四者表達出來。「給人希望」即慈,「給人信心」即悲,「給人歡喜」即喜,「給人方便」即捨。可見,「四給」背後實則含有深邃的佛學思想。
所謂「五和」,就是「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這「五和」著眼於一個「和」字,實際上是解決現代人心靈矛盾、人我矛盾、社會矛盾和國別矛盾的現實哲學,大致包括了人的社會關係的主要方面。「五和」理念最終指向人間淨土的實現。其中「自心和悅」是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前提,也是修行的關鍵,因為只有「自心和悅」,自我的心靈衝突解決了,其他矛盾的解決才有意義。而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四者又是「自心和悅」的重要條件,因為人如果總是處於激烈的人我衝突、社會衝突、國別衝突之中,也不可能真正實現「自心和悅」。「五和」的思想突出一個「和」字,具有強烈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顯然是從中國傳統哲學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理念,裡面蘊藏著豐富的理論內涵,值得深入挖掘。
總的來看,「三好」、「四給」與「五和」等理念,用極精簡的語句提煉出了人間佛教的內在精神,既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又與現代公民道德規範相一致,其最終的目標是指向人格的完成,乃至人間淨土的建立。就其勸善作用而言,與傳統的善書、寶卷確有一致之處,但就其內在思想理路而言,則遠遠超出了前者的範圍,因為這些理念推廣、實踐活動背後,皆有著系統化的理論支撐。深入考察會發現,佛光山的這些理念雖然用現代語言作了重新的詮釋和包裝,卻並沒有打破傳統戒律的原則,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傳統戒律、儀軌在現代語境下的重新表詮,根據「契機契理」的原則做了遮表取捨。然而,恰恰是這些改變,使其透露出現代氣息和包容胸懷,也讓現代人樂於接受。
編者簡介
程恭讓
哲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致力於人間佛教、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梵語佛典、中國佛教思想詮釋史、中華民間宗教等研究。專著有《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華梵之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上、下)等。主編有大型佛教學術叢書《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點》,並編輯《天問》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2010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津貼的學者。
妙凡法師
歷任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以弘揚星雲大師思想為主要任務。近年在海內外推動人間佛教學術活動,鼓勵青年發表學術論文,從事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帶動學術界關注星雲大師思想研究風氣。
ISBN:9789574575336
叢書系列:人間佛教叢書
規格:平裝 ∕ 473頁 ∕ 23 x 17 cm ∕ 800g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07-6561921 轉6664 ~ 6666
07-6563605
Email : fgce@ecp.fgs.org.tw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 2024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統編:96958655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5571998